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 资讯 > 详情

全球消息!刘守英:城市形态的变化,要靠土地结构调整来推动

2023-05-25 12:29:30 来源:中国乡村发现

一、随着供需变化,土地的重要性将下降


【资料图】

二、城市形态不正常,实际是用地不正常

土地的调整跟城市形态的调整,可能是整个“十四五”期间的重点。

中国未来的城乡关系实际上是三重关系,城市、城市延伸带和村庄这个链条之间的关系。城市要做的是调整升级它的内容,而真正发展的主要空间是在城乡延伸带。城市形态的变化,是要靠土地结构调整来推动的。

比如,工业占地那么高,大量市政基础设施的土地占比也很高,但是包括居住、生活、绿化等空间的占地比例又那么低。

要想整个城市的形态像个样,土地的结构就要调到正常形态。这里就需要很多政策跟进,怎么样把工业用地调整为其他用地,比如调整为居住型、社会型、产业企业升级型、绿化型等等,通过土地的结构优化来促进城市形态的改变。

我们看到,现在很多城市形态出问题,城市形态不正常,实际上是用地不正常。

第一点,是要加强市场化土地供应机制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。工业用地不按市场价供给,就会修建一大片园区。很多地方出现“鬼园区”,就是政策优惠“助推”了园区大力建设,不跟实际走、不按市场走。

基础设施的土地占比也是这样,低价征地、低成本供地,当然也存在着铺张浪费的现象。所以,想要用土地结构的变化来促进城市形态的改变,第一点就是加强土地的市场化配置。

第二点,政府规划在整个土地利用中的约束作用要增强。早前,整个规划的约束功能之所以弱,是因为没有规划到位。当土地市场机制开始起作用,整个规划同时也要加强约束。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应该是通过规划来做,不能再通过政府强制来做。

第三点,城市以外区域的土地保障要到位。我们原来的建设用地都配给了城市,接下来要考虑的,是城乡延伸带的土地怎么保障和供应,还有活态的村庄土地如何保障?

把乡村纳入城市体系,乡村形态的变化就属于都市圈范畴,这些城市以外区域的产业发展,都涉及到整个土地的供给变化,要保证乡村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。

所以,城乡空间的用地配置要发生重大变化,不能把地全部配置给城市,城市以外的区域应该也要保证适度的配置。

(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;乡村发现转自:城市进化论 微信公众号)

觉得好看点个【在看】再走吧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天天关注:猪比糖果屋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
新华社华盛顿3月29日电(国际观察)美联储或加速加息对抗通胀引担忧新华社记者高攀 熊茂伶 许缘近期,美国联邦
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(记者夏晓伦)记者近日获悉,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,年会